John | 曲

Reflection in Transition

《后会无期》之观影一遍印象

曲政 / 2014-08-03


今天8月3号,据说是男人节。新世界影院半价,我们还剩两张兑换券。下午和老婆一起看电影,韩寒编导的《后会无期》。 第一次写影评,难免类似应制的观后感,不指望成熟专业上档次,只梳理第一次观后的一些印象。习惯性地分范畴,有五个。 第一,类型。据说这是一个公路片。韩寒以赛车手的身份,东奔西走,走南闯北,见过各种奇人与凡人,拍出的第一部电影选择公路做背景,自然而然。 第二,角色。剧中都是小人物,只是最后江河老师出书出名成了作家。老婆说江河老师比浩汉哥有坚持,所以能有成。我想这是扯淡,坚持与成名没有什么充要关系,韩寒也不一定要借此对比作什么成功学训教,估计只是情节需要,最多是一点“人生无常”的感慨罢了。 第三,故事。情节几乎完全为了串起人物的话语服务,不必逻辑推敲。 第四,风物。有时觉得山村集镇的脏乱和风尘仆仆的穿着糟蹋了帅哥美女的出镜时间,有时觉得摄制组的侵入和剧情的荒诞作践了自然境界的真实。但是总体感觉导演不是刻意要招摇自然的美与现实的丑。 第五,文笔。韩寒是文艺青年出身,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有了大V式的透彻犀利。乡村地理教师认为:温水煮的青蛙会自救逃离是真实;流浪司机认为:锅盖是现实。台球室老板球技如潘晓婷,出语如舒婷:喜欢就会放肆,爱就会矜持。破宾馆钓鱼的美人可以为手机铃音感动,可以英雄地豪言:我一直都是优,你让我怎么从良。拍电影的话,有人会用典型角色的典型语言吗?还是都必然是编剧的化身?韩寒的几个段子我笑得真由衷,余音仍在绕梁,隔壁《爱情最美丽》大结局不知肉味了。 老婆对肚子里的孩子说:小葡萄,妈妈带爸爸去看电影,爸爸看来很喜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