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 曲

Reflection in Transition

怎样记好好笔记

读万维钢《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理解世界》两篇

曲政 / 2020-02-19


万维钢老师有本博客文集叫《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理解世界》,其中有两节分别讲到好的笔记什么样,以及怎样写好读书笔记。下面是我对这两篇文章的笔记。

笔记本就是力量

这节的标题“笔记本就是力量”修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知识”词义太宽泛。例如搜索来的解法是单层的知识,因为没有下层知识而不能落实使用。更具体地说,笔记本才是力量,因为笔记本代表着思考。好的笔记本上记录着逻辑、亮点、灵感和联系,记录着消化的结果,证明了知识已经内化。【我出山时,要么拿出文章,要么拿出笔记。你行,没有上家证明,谁信。】

牛人牛得有道理,从笔记本上可见一斑。达芬奇的发明多,他笔记本上的想法更多,有人说如果及时整理出这些想法,整个世界的科技能快进三十年。费米喜欢跟学生们聚会,学生们随便拿正在研究的问题请教,费米都能翻出笔记本,上面有他思考过的答案。【费曼说费米新想法多,十有八九不靠谱,但十个有一个成,就很厉害。】钱钟书的笔记外文中文几百本,充满了互相印证,无怪他练成了人肉搜索引擎。万老师现身说法,讲他学物理时,不抄板书,而是按自己的理解梳理脉络,主线有了,自然能推出细节。笔记上留很多空白,日后有心得、灵感和他山之石,用彩色笔补充进来。【我考研时作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笔记就是这类脉络笔记,但是写得晚,写得又太长,用的时间不长,也没有补充。估计对考试帮助也不大,可惜了功夫,不如拿来多做题。】

写笔记就是消化知识。消化系统把米面肉菜切碎揉烂,分步吸收,再重新组合成各处的血肉。只有这样,吃进去的东西才变成了自己的。

笔记应当助力理解。在整个世界都在帮你省力的时候,记笔记是你自找的麻烦,也该主动的作为。它不只记录别人的“事实”,还记录自己的“思想”。在印象笔记能一键转存的时代,笔记不再是抄妙句【中小学】、抄板书【本硕】和抄答案【图书馆】。为什么课堂笔记没多大意思?善于搜索知识和善于管理知识的能力已经不新鲜、不高级,花时间记死内容的行为不更老套、更低级?【今年暑假我把留着的笔记都扔了就对了,毕业多年,我从没有调用过它们。作笔记的时候就没想清楚干嘛用。】为什么百科问答加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脑的知识?因为真正的知识有层次,底层的知识必须先长好,上层的套路才能用。

哪怕有一天维基百科、百度知道再加上人工智能可以向我们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它们仍然不能取代人脑中真正的知识。这是因为真正的知识是分层的。你必须完全理解基础的一层,才能谈得上去看懂上面的一层。如果你没学过微积分,就算有人把人类历史上广义相对论的全部文本摆在你面前也没用。【科班出身的优点主要就是知识有层次?我的机械知识层次牢靠吗?】知识,不能仅仅机械地“存”在你的脑子里,而必须以一种个性化的结构“长”在你的脑子里。通过个人笔记本来不断总结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恰恰可以帮助我们“长”知识。【上面这句话醍醐灌顶,道出了知识与人的关系,笔记在其中的作用。】

笔记也可助力使用。一方面,笔记建立了自己能用的体系。围棋大师并不比一般职业棋手算力更强,他们只是见局多,识局快。英文中有个词叫 playbook,常用在美式足球和炒股,类似于棋谱。另一方面,笔记埋下将来发展的种子。钱钟书的《管锥篇》有很多专题都以二三成的篇幅出现于笔记中,后续扩充四五倍发表成文【这意思读自杨降给《钱钟书手稿集》写的序言】。

真正的专家,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体系。这套体系就如同长在他们心中的一棵不断生枝长叶的树,又如同一张随时变大变复杂的网。每当有新的知识进来,他们都知道该把这个知识放到体系的什么位置上去。【其它都是伪专家,或准专家。以后我要慎用“专家”这个词。别说自己是凸轮专家,带娃专家,长跑专家。】有人管这套体系叫做心智模式(mental model),有人管它叫矩阵(matrix)【上面这两个词都没听过。我理解“心智模式”是说思维倾向,“矩阵”是数学概念。难道我哪边理解错了?它不如叫“内部框架”。】。有了这套体系,你才可能对相关事务作出出神入化的“眨眼判断”,而不是靠什么“灵感”或者“直觉”。

写笔记就是消化知识。消化系统把米面肉菜切碎揉烂,分步吸收,再重新组合成各处的血肉。只有这样,吃进去的东西才变成了自己的。

笔记系统的一个附带好处是它可以帮我们把新的知识跟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一般人善于发现新事物的不同点,而真正的高手则善于发现共同点。【我是一般人,读啥都新鲜。】一旦发现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的共同点,这个知识就彻底“长”在我们身上了。而且这样带来的类比和联想【《表象与本质》谈类比】,特别能刺激创造性思维。

写读书笔记比读书和作文更累人。作为一个主动的,对自己有要求的读者,写笔记要把一本书融会贯通,要澄清自己的感想,要与作者对话,要把新来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上面是好笔记包含的四个方面。】这绝不简单,要用最好的精力,值得最好的时间。

用强力研读书

这里说的“强力”不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是施加于阅读对象上的心力和脑力。为什么要努力地费力来读?因为这是修炼内力的最可控方式之一。人与人之间,体力和智力差距有限,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与人之间,见识和智慧上的可以差上几个数量级,你上一百万人也挑不出不一个曹雪芹,千百年来也只出过一位孔子。

武侠小说常常把武林高手描写成能够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的人物,但事实是一个人再怎么练武也不能变成坦克。【例如郭靖在襄阳城外。】在真实世界中,即使你武功再高,我摆个十人枪阵【跟昆仑讨论一下,怎样围攻。】——不用机关枪,就是古代的那种三四米长的冷兵器长枪——也能轻易地把你杀死。但是一个人的见识却可以达到以一当百或者更高的境界。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他的“内力”之高,你上再多俗人也没用。【比如解数学猜想。】跑步和练武对人身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有限,【跑得快对社会没啥意义,对个人的意义也会衰减。】读书却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人的思想内力。这种内力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见识。【社会多一个有能思想、有见识的公民;个人更好地生存于世,作出贡献。】

有学问的人见怪不怪,见微知著,没学问的人大惊小怪,熟视无睹。蒂姆哈福德的《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每篇都是这个套路:这个没啥,我还见过更怪的;其实这理论过时了,现在有人这么看;我预测局势会这样发展。这套路不是谁都能用,有见识,有知识,有智慧,才敢这样写。

学问有两个来源,自然习得与从师学得。师从古今中外的贤者的通途是读书。现代人都读书,以读书目的来区分,有两类人,一类人为考试、为娱乐而读书,另一类人为理解、为智慧而读书。我们叫的“读书人”,肯定指第二种人。

真正的读书人很少。大多数人不看非小说类的书,他们不是读书人。一部分人想看却没看完,Kindle 划线位置出卖了他们。【我在这里。】其中大部分读完了却没读懂,他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段子当宝物,匆匆写就的豆瓣笔记和亚马逊评论暴露了浅薄。

读书不是爱读就行,它有技术。《如何阅读一本书》手把手教技术,按部就班讲套路。很多读者迷失在它的细节中,却没有抓住它提倡的精神——读书分档次,高档者以我为主,为提升自己的理解而读书。

在我看来,此书最牛的地方并不在于任何特殊的技术,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认为阅读有三个档次【“档次”这个词选得好:“低档玩具”,“高档服装”】:为了娱乐而读,为了信息而读和为了理解而读。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此书作者说,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不超过一百本(并在书后列举了这一百本书),其他所有的书基本上读完就可以扔了。凡是真能做到以这样的精神去读书的人都是真正的精神贵族,【“精神贵族”这个说法好。贵族有血统,条件好,要自律,勇担当,他们用行为区分于普通大众。】他们与那些藏书的书虫完全不同。

跳出技术细节,提倡一种读书态度和心法,称作“强力研读”,deep reading (。强力,就是短时间里扎得深,钻得透;研读,就是磨得细,消化好,求究竟。类似“刻意练习” deliberate practice, deep practice,它不好玩,相当累,绝对是正经工作;因为强度高,它用时少,每天只能用一小块最好的精力;它不求快,快速弹完不是练琴,是完成练琴任务。

称为“强力”,是因为它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我曾经听过一个笑话,说我们是怎么向别人学习的呢?我们就如同小偷一样到别人家里把除了厨房水槽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搬走了——然后我们回过头去把厨房水槽也搬走了。我们就要用这样的精神去读一本书!【从这个笑话上我读出两点:分步拿,能拿都拿。】

读书对象可以是教科书,可以是宗教经典,这里收缩范围,强力研读只讨论非小说类的思想读物。这些读物需要读两遍,只读两遍,再好也没必要读三遍,如果你觉得只读一遍就够了,那也没必要强力研读了。第一遍读进去,可以不时停下来思考【及时记下触动、疑问和灵感】。第二遍读要跳出来,写笔记,温一章记一章【别急燥】。做完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或物归原处】,或直接扔【捐】了。

强力研读的笔记有四方面的内容:分析(脉络)、品味(意思)、体会(触动)和联想(结网)。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许多人的笔记只有摘要概括。能做到第一点,找到逻辑脉络,就已经算是优秀笔记了。我只看到过极少的人偶尔在笔记中插入书中亮点。至于后面这两点,能做到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是只有做到全部四点,你才能把一本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你会发现这个回报是巨大的。【我做不到这四条,连第一条都做不到。不是理不出逻辑脉络,而是我想不到要总结每本书每一章的内容。】

逻辑脉络不是主题句集合,不是中心思想,不是故事提要,而是文章骨架,是抽象地图,【是山脉走向】。不要只注意到一个个故事,要想想它在整体中的作用,把它们串起来看到作者到底在说什么。

我们小时候学习的那些“中国古代寓言”,就是从古书中提出来的小故事,而我们对这些寓言的解读往往背离古人写书时的本意。我们记住了故事却忘记了文章。所以,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上面说“抛开故事记住文章”,就是记住作者写作的逻辑脉络。】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这个类比让我清醒。】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书,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地图上不要用照片,最好自己画。】

亮点是可以独立成段的故事或观点。摘出它们方便将来引用,也准备在未来接受它们更多次启发。

但是如果一个小故事实在是很好,我们也得把它留下。好的读书笔记是不均匀分布的。记笔记,是我听说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除了逻辑脉络之外,如果发现真正好的小故事——我们称之为“亮点”——那么就把这个故事也给写下来,甚至具体到细节。一方面,以后万一要写文章,从笔记里翻出来就可以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将会反复地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它们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们的思想,直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你不得不承认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其原来的文章更长,以至于最后成为典故。【我读了几本杂书,记得几个段子,在文盲中露一点,搞得自己好像个文化人。】

看法和心得不会没有,读书为的就是刺激和激发。不要均匀划重点,要“一惊一乍”地找亮点。记下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故事点亮了我,我是否同意作者这个观点。

你不可能对说得好的一段话无动于衷。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你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一本好书的每一章都能让人迸发出十个以上的灵感。也许它突然就解决了你之前一直关注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看似与此书无关;也许你会想把作者的理论往前推一步。这些想法未必都有用,但是都非常宝贵,因为如果你不马上记下来,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也许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有语法能高亮“灵感”吗?】

找联系是找相同点。类比,能得本质。书读多了,笔记多了,软件和自己都有能力找出不同点之中的相似处。关键是要重视这个工作,要去想。对一个主题真上了心,未来的几天常常会遇到相关内容;长期关注一个主题,就能看出对它认识的局限和发展。

当你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尤其是现代人写的书,极少有一本书的思想完全独立于世界,真正新的知识往往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之上。这个问题别的书是怎么说的?有没有更新的证据支持或反对这个结论?要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真正善于主动读书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敏感的。【作一张启发式提问清单?】

电视面向大众,它不是武功,是广场舞。【我成长过程中看了太多电视。广场舞也有益健康,但是有效率更高的方式锻炼身体。】长期强力研读的人有武功。他们真正阅读,从很早就开始,越读越多,越读越快。泰勒科文 Tyler Cowen 看一页书的速度就像一般人看标题,他还能抓住每本书的关键之处。

形容读书人有几个词,“书呆子”含贬意,“两脚书橱”含褒意。比尔盖茨 2013 年读了 139 本书。巴菲特更号称是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

芒格说: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原话是“长了两条腿的书”,引用时才变成“两脚书橱”。】

以上。